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超联赛2021赛季球队分红,以及关于下赛季的球队问题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2016赛季的中超联赛刚刚落下帷幕,而2016赛季中超分红方案基本确定,扣除成本和中国足协的10%费用之后,剩余全部转播收入的90%由16家中超俱乐部均分;剩余的10%转播收入按照2016赛季的联赛排名进行分配,*与*,差距将不会过百万。
这样的分红方式,在中超历史上是一次全新的尝试,而这也是基于英超转播费分红模式的一种效仿。英超的转播费用分红模式是:1、海外转播费用由20家英超俱乐部均分;2、国内转播费用的50%由20家英超俱乐部均分;3、剩余50%的一半用来按照名次进行分红,比如说英超最后一名的分红是119万英镑,则排名每高一位就可以增加119万英镑,*可以拿到2380万英镑;4、剩余50%的另一半由转播场次决定。
在英超的模式当中,四种分配方法并行,并且相辅相成,*程度保证了公平的原则。而在均分的基础上,又对于那些表现出色、市场影响力更好的球队进行更大的奖励,可以说是一套较为先进和成熟的分红模式。而发展水平和职业化程度远不及英超的中超,则在之前完全平均分配的基础上,稍稍加入了一些激励机制。中超公司则希望这种分配制度能够在*尝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,最终达到一个成熟的阶段。
2015年,16家中超俱乐部的分红是1540万元。起初每家俱乐部分到了1200万,后来中超公司又把商务罚款和相关结余加在一起,共4000万左右,每家俱乐部又多分340万左右,2015赛季的分红达到了1540万元。2016赛季,在新的分红体系下,每家俱乐部平均分红应该在6000万左右。
一年前卖出了天价版权的中超,平均每支球队的分红大约在6000万左右。这也不禁让人想到明年即将重新售卖版权的“中国体育行业最后一块蛋糕”——CBA联赛。而事实上,CBA每家俱乐部的分红,却仅仅只有中超联赛的四分之一左右。
中国篮协目前每年从CBA推广公司盈方拿到约4个亿,而根据统计目前CBA共有25家赞助商,全年赞助金额在7个亿左右,抛出运营成本,盈方每年在CBA项目上有2个亿左右的盈利。而在篮协拿到的4个亿当中,有一部分需要投入女篮及青年队的推广、运营和发展当中,加上篮协自身的一些运营成本,分给俱乐部的则大约在3亿人民币左右。CBA的分红方式采取平均分配,每支球队1500万左右。这笔钱对于CBA当中很多俱乐部来说,都是不菲的一个数字,但却依然无法改变CBA俱乐部常年以来,没有一家可以盈利的局面。
从数额上来看,1500万与6000万相比,有着成倍的差距,而这也是CBA市场价值与中超差距的一种体现。但随着中超在去年卖出天价版权合同,可以想见的是CBA明年的版权价格也会水涨船高。篮球领域的多位专家都曾经预测,明年CBA新版权合同的总价格至少不会低于50亿。
巨额资金的涌入,对于CBA分红制度也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,不过更重要的是,如何才能将CBA整体的蛋糕做大,让各家俱乐部分到更多的钱。在如今CBA很多的俱乐部当中,场馆软硬件设施有待完善、运营管理水平滞后、甚至一家俱乐部从上到下只有几名正式员工等等,都是并不少见的问题,而这些也有望随着分红和收入的增加,而得到缓解和改善。
更重要的是,只有不断提升CBA联赛的市场价值,让俱乐部和投资人赚到钱,得到更多的回报,才能真正坚定他们继续和加大投入的决心和信心,CBA联赛的发展才会有更加长远的源动力。不久前易建联球鞋事件闹得沸沸扬扬,而从根本上来说,这也是由当下CBA联赛市场价值偏低,联赛生存处境不易决定的。又一次矛盾的尖锐和暴露,也意味着CBA联赛已经到了亟待改变的关口。
就在几天前,CBA联赛公司副董事长姚明在参加某体育财经论坛时,也谈到了CBA联赛当中利益分配的问题。姚明说:“很重要的一点,整体赛事不管是俱乐部也好还是单体运动员也好,利益分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,这里面如果没有合理的二次分配,从常理来说,缺乏了参赛的运动员整个赛事也会垮台。不管世界杯、欧洲杯还是NBA。据我了解他们做的是合理的,我们这方面也应该加大研究,使整个大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,使这个赛事可以持续发展。如果说,联盟赚钱但是俱乐部赔钱*不是长远之计。”
姚明一直在努力推动CBA联赛管办分离的改革,今年年初他牵头成立中职联公司,自下而上对篮协施加倒逼的压力,为CBA俱乐部争取更多的自主权益。可以想见的是,未来他担任副董事长的CBA联赛公司,也会随着更大版权合同的到来,与固有的行政力量进行更加艰难持久的博弈。
看到中超俱乐部一年下来的大笔分红,CBA投资人难免不会眼红,而真正能够盈利的那一天,还有多远呢
此次中国足协的更名规定,意图也在于向欧洲豪门俱乐部看齐,这些球队在官方指定的秩序册里不会出现球队具体的冠名商名称。根据中国足协规定,2021赛季的中超、中甲和中乙各职业俱乐部名称必须“去企业化”,采取中性名称,否则中国足协不予注册资格。放眼世界上的职业联赛,几乎都是中性化的队名,欧洲五大联赛几乎找不到一支名称中带有投资人广告的球队,这是因为在高度商业化的联赛当中,中性化队名已经成为了基本要求和常规操作。毕竟在众多的赞助商中,不可能将其中一个作为队名而冠名,这样对其他赞助商是不公平的,所以他们的做法就是全部都不冠名。因为联赛的运营有一个很好的平台,所以就算球队不冠名,也可以依靠赞助和分红来经营球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