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尤文图斯,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“斑马军团”、“意甲霸主”或者“迪巴拉的左脚有毒”。可你知道吗?除了进球厉害,这帮小伙子们在场上的“跑量”也是相当吸睛!有人拿出手机计算器狂按,有人干脆就带上GPS定位,专门盯着尤文球员的奔跑距离跑哪儿去。今天咱们就扒一扒,尤文球员到底跑了多少公里,谁累得像台小电驴,谁又是“千里马”中的“懒驴”代表。
咱们先从中场的“发动机”说起,比如罗德里格斯和本坦库尔。他们仿佛装了小马达,跑起来屁股后面都带烟,平均一场能跑超过12公里,有时候甚至冲破13公里大关。你要说这是在“安静地奔跑”?那明显是“活动量爆表,干劲十足”的节奏。不过别被数据吓到,人家跑得多,可是真的在干活,也不光是在场上瞎转悠,防守、逼抢、传球,这活计点点不少!
再看看前锋线。像莫拉塔和夸德拉多这种“勤劳的蜜蜂”,他们的跑动覆盖面往往极大。夸德拉多扮演“边路*键”,不仅进攻时狂奔到底线,回撤防守时也不含糊,场均跑近11.5公里,妥妥名副其实的“马拉松式”选手。说他累?简直是边路的“劳模”。
不过,别以为跑得远就是好事,尤文队里也有跑动数据不太亮眼的宝藏球员。比如说,老将基耶利尼,虽然战斗经验满点,但奔跑距离常常偏低,不到10公里。当然,这不代表他偷懒,人家靠战术位置感和防守意识弥补了“腿速不足”的短板——眼睛可比腿管用多了。
后防线上的年轻球员,像德西利奥啥的,跑动距离普遍稳定,大概在10-11公里左右,既能跟上节奏,也不至于太拼掉链子。这说明尤文在训练上对跑动负荷管理很有一套,毕竟球员不是工厂流水线,太拼容易伤,太懒活不过关。
说完人数,再说说不同比赛场景下的变化。欧冠赛场上尤文球员的跑动往往更激烈,有时候会爆表达到13公里以上。毕竟国际赛场压力大,跑得快点能给对手施加更多紧张感。反观国内联赛,有些时候根据对手调整策略,跑量会有明显波动,轻松点儿就跑10公里上下。
别以为跑得多就是体育课上的那种“体能透支”。如今科技感满满的运动分析仪器告诉我们,跑的“质”比“量”重要得多。比如高强度冲刺、关键位置的移动、快速回追,都比单纯的长距离匀速跑更能体现球员的价值。尤文本赛季很多球员尤其擅长这种“断断续续”的高速跑,从数据上讲不一定距离惊人,但每一次冲刺都钻透了对手防线的软肋。
技战术层面,布冯曾说过,球队效率不全在跑步多,而是在“跑得值不值”。毕竟像尤文这样讲究战术纪律的球队,跑动整齐划一更重要,不是一味瞎跑。别忘了,咱们这里说的是跑距离,不是跑偏。
看到这,估计不少球迷心里嘀咕:“我每天跑三公里看着还累,尤文球员跑十公里多,咋感觉他们还挺轻松?”这就叫专业和爱好者的差距,专业跑步和为足球跑步是两码事——他们跑的是带球、变向、瞬间起停,跟你公园里慢跑不是一个工作量。
对了,别光盯着场上那些跑量高的,偶尔某个比赛后没跑多少的球员,可能正是利用位置感和经验,帮球队节省了体力,是真正的“节能大师”。
说到这里,你是不是也想知道,假如让尤文球员去参加马拉松,谁会第一个放弃?别急,马拉松和球场上拼跑完全两码事,尤文的跑量王可能会秒变“公交站台孤独患者”。